商会简介
清远市金属行业商会成立于2003年4月26日,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成立的自律性、非营利性的经济类社会团体。一直坚持服务为先、维护行业利益、推动改革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不遗余力推动产业发展,目前共有会员单位170多家,已覆盖金属进口——拆解——初加工——深加工——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详情】
协会领导
会长
  • 杨舜

秘书长
  • 王思幸

协会章程
第一条 本会的名称是清远市金属行业商会,英文译名是Metal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Qingyuan,英文缩写是MIAQ。 第二条 本会的性质:本会是由清远市范围内从事再生金属行业的企业、个人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地方行业性社团,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详情】
书记讲话
政策文件
商会机构
分会机构
协会动态
新闻公告
活动专栏
活动视频
协会风采
协会文化
优秀学子
会员企业

市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议政 聚焦扶持乡村小微企业发展 助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

发布时间: 2025-07-14 点击数量:0

       清远日报讯 (记者/刘洋 通讯员/郑协清) 近日,市政协八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围绕“扶持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带动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助力‘百千万工程’”进行专题议政。会议由市政协主席姚楚旋主持,副市长杨焕应邀参会。

  问题 乡村小微企业产业链整合程度低

  今年上半年,市政协专题调研组赴省内外进行考察学习,并通过深入我市有关县(市、区)实地调研、个别访谈、与有关部门座谈研讨,希望找准我市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带动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
  据悉,我市现有涉农企业12820家,其中98.74%为乡村中小微企业。近年来,我市紧抓发展乡村新质生产力关键,对乡村小微企业发展开展全方位的扶持工作,助力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调研组表示,对比国内农业强市,我市乡村小微企业还存在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产业链整合程度低、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部分乡村小微企业生产的产品多停留在农产品直接销售或初级产品加工阶段,产品附加值较低,且新型销售渠道建设不足,多数乡村小微企业仍依赖传统线下销售模式。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产业链整合不足已成为制约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短板。”调研组成员王清表示,以麻竹笋为例,采摘时只收购可食用部分,其笋壳作为可利用资源被丢弃浪费,原料利用率不足30%,而揭阳市已实现“笋壳→食用菌基料→有机肥”的闭环利用,资源价值提升5倍以上,“这主要是因为‘链主’企业严重缺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中仅少数具备跨产业整合能力,笋壳生物转化等成熟技术也因缺乏配套政策未能落地。”

  建议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扩大产品销售链

  如何扶持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调研组提出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做好金融服务对接、扩大产品销售链、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改善创新创业环境等六方面建议。
  其中,建议推动龙头企业与小微企业建立帮扶关系,将创新项目、技术人才、发展经验进行共享,以一个企业带动多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全面发展。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手工艺衍生品开发等延链补链,建设县域共享物流枢纽,降低流通成本。
  “清远不缺资源,缺的是‘点废成金’的产业联结智慧。”调研组还建议将西牛镇列为产业链整合改革试验区,设立竹笋副产物利用专项基金,引入食用菌企业、有机肥企业等共建加工基地,通过参考和复制“揭阳模式”,即1吨笋壳能培育0.8吨鲜菇,再创造6000元附加值的做法,打造“笋业循环经济”标杆。
  “清远有这么多竹子,竹笋加工却主要集中在食品方面,工艺方面非常少。”姚楚旋表示,市政协将把麻竹笋产业发展列为明年上半年的调研主题,不仅着眼于助力乡村振兴,还将侧重于高科技开发运用、前沿技术等方面。姚楚旋还认为,乡村振兴需要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的创业者又以当地农户为主,比较缺乏的是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方面的知识和体验,建议加强这方面的培训,通过长期的过程助力农业产业深度发展。
  杨焕表示,市政协专题调研组选题精准,结合我市农业发展实际提出的意见建议接地气、有见地。接下来,市政府将围绕大家关切的问题,以更大力度推进落实。
  市政协领导梁积福、陈丽霞、梁思、谭云格、王宗龙、谢志明出席会议。



来源: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