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简介
清远市金属行业商会成立于2003年4月26日,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成立的自律性、非营利性的经济类社会团体。一直坚持服务为先、维护行业利益、推动改革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不遗余力推动产业发展,目前共有会员单位170多家,已覆盖金属进口——拆解——初加工——深加工——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详情】
协会领导
会长
  • 杨舜

秘书长
  • 王思幸

协会章程
第一条 本会的名称是清远市金属行业商会,英文译名是Metal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Qingyuan,英文缩写是MIAQ。 第二条 本会的性质:本会是由清远市范围内从事再生金属行业的企业、个人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地方行业性社团,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详情】
书记讲话
政策文件
商会机构
分会机构
协会动态
新闻公告
活动专栏
活动视频
协会风采
协会文化
优秀学子
会员企业

清远市人大常委会持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人大代表在身边 履职尽责有作为

发布时间: 2025-02-13 点击数量:0

清远市人大常委会持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人大代表在身边 履职尽责有作为

时间:2025年02月13日
 
来源:清远日报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近年来,清远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持续巩固完善、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平台载体,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清远实践”,积极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系”深入基层,让群众感受到人大代表在身边、人大履职有作为。

  52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
  人大代表履职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

  “石潭镇下潭街口下水道井盖洞口过大,存在安全隐患———已转交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处理”“合作医疗扣费账号户名不对如何更改———已回复需携带本人银行卡、身份证及批量签约名单附表前往石潭镇综合行政服务中心人社窗口办理”……在清新区石潭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打开广东“数字人大”平台的选民群众意见建议留言区,可见一条条社情民意在代表的推动下得到了妥善处理。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与选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是了解民意、汇聚民智、反映民声的重要平台。
  早在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一批“人大代表联络室”,是现今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雏形。随后两年间,人大代表联络站“从点到面”铺设,实现全覆盖。目前,清远在乡镇(街道)、村(居)以及园区等建成人大代表联络站共524个,将人大代表履职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
  在清城区凤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在接到群众反映道路开裂并有扩大下陷趋势的情况后,当即安排该小区所在网格的区人大代表前往故障路段现场,通过手机“随手拍”如实反馈情况。代表联络站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处理,并指导网格内的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对此项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经过为期5天的施工后,该路段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并恢复通行。
  在连州大路边镇,省、市、镇三级人大代表以大路边镇顺泉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履职阵地,积极为群众对跨省公交的呼声奔走,与连州市和湖南省临武县两地的人大、政府以及交通部门等进行沟通协调,参与研究制定合理的票价政策和运营补贴方案,推动广东省连州市与湖南省临武县首条跨省公交线路正式开通。
  市人大常委会还推动打造了一批中小企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产业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茶行业代表联络站等特色代表联络站,拓展人大代表联系服务领域,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清远创新开展县乡人大工作取得累累硕果:2018年以来,英德市人大常委会“三问一评一票决”工作机制、佛冈县人大常委会“用‘连心卡’搭建代表选民‘连心桥’”、阳山县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五个一”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清城区凤城街道人大工委创新“一站两点三圈”一体多元工作机制、清新区太平镇人大“‘一二三四’工作法为地方立法出‘金点子’”、清远广佛(佛冈)产业园区代表联络站“二三三”精准服务企业助力产业工作模式等先后入选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

  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可见可感”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龙塘圩低水桥通行了!”去年10月,清城区龙塘圩低水桥正式通车,一河两岸的群众大步走上崭新的大桥。这座桥方便了两岸5万余名群众出行,通行距离由原来的1500米缩短至30米。清城区人大代表林燕珍提出的“关于龙塘镇低水桥危桥改造的建议”被2023年清城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采纳,该项目被列入龙塘镇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当地群众通过“民计半月谈”人大代表接待活动提出“加快低水桥施工进度”的建议后,龙塘镇迅速召集相关部门、施工方集体会诊,半个月后即促成项目恢复施工。
  人大代表“民计半月谈”接待活动,是龙塘镇人大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为民解忧办实事精心打造的代表履职新品牌。通过“半月谈”的形式,每月开展两次座谈活动,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实际困难,密切代表与选民关系,成为了有关部门及人大代表的“锦囊库”“智囊团”。
  清新区山塘镇人大以“三常”工作法,为各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和服务工作大局创造条件,在吸引群众“常来”,保证代表“常在”,推动问题解决“常办”上进行大力探索与实践,推动解决一批安装路灯、道路破损修复、农田水利维护等民生微实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024年7月,在“绿美清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期间,全市7945名代表参加了专题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及向选民述职等活动,走访接待群众8500多人次,收集建议意见1768条,当月推动解决群众意见建议1096条,形成调研报告141份、代表建议590条,用实际行动诠释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探索民生微实事立办制
  快办快结回应群众关切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支持和指导县乡人大在基层民主实践中,探索出一个又一个接地气的民主实现形式,有效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清远基层“落地生根”。
  清城区东城街道人大工委创新代表联系群众模式,将代表阵地建设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清城区首个“人大代表议事小公园”,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主题议事,引入政府职能部门、相关专家、楼道长等参与,议事现场摆问题、问措施、议对策,在和群众唠家常中快速了解民情民意,纾解民困民忧。2023年以来,人大代表议事小公园围绕电动车消防安全、儿童防溺水、美丽社区建设、地方性法规实施等民生热点话题开展主题议事,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电动车充电桩建设、困境儿童入学、长者饭堂建设、小区绿化提升等系列问题。
  英德市桥头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一些小项目建议因缺乏资金而导致办结率不高的实际情况,设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30万元,创新构建“三精三选”工作机制推动民生实事立提立办见成效。每年从桥头镇政府年度财政预算支出中单独列出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办理桥头镇在会议期间、闭会期间代表所提出的议案、建议,尤其是涉及民生实事项目如农业生产、水利设施维护、乡村道路修缮、文教卫生项目等,积极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推动代表建议办理从“纸上”落到“地上”。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指导推动县乡人大因地制宜探索民生微实事立办制,采取“群众点题、政府立办、人大参与”“群众点题、代表提议、政府立办、人大监督”或随手拍、代表联络站联系等方式,及时交办代表发现或群众反映的民生微实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采写:记者 许甜
  通讯员 潘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