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简介
清远市金属行业商会成立于2003年4月26日,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成立的自律性、非营利性的经济类社会团体。一直坚持服务为先、维护行业利益、推动改革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不遗余力推动产业发展,目前共有会员单位170多家,已覆盖金属进口——拆解——初加工——深加工——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详情】
协会领导
会长
  • 杨舜

秘书长
  • 王思幸

协会章程
第一条 本会的名称是清远市金属行业商会,英文译名是Metal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Qingyuan,英文缩写是MIAQ。 第二条 本会的性质:本会是由清远市范围内从事再生金属行业的企业、个人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地方行业性社团,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详情】
书记讲话
政策文件
商会机构
分会机构
协会动态
新闻公告
活动专栏
活动视频
协会风采
协会文化
优秀学子
会员企业

“双碳”目标对锌产业链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1-07-26 点击数量:0
作者:郑琼香
 
  2019~2020年,国内有色金属的产能产出进一步释放,2020年,有色金属产业的碳排放量出现了抬升。据初步统计,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6.5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6.5%。基本金属的吨量生产碳排放量排列为,铝>镍>锌>铜>锡>铅。其中,吨原生铝的碳排放量达到12吨以上。锌排列第三,吨锌碳排放处于中位偏高水平。
 
  关于锌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消耗限额,可参考GB21249-2014公布的标准。其中,锌冶炼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先进值中,国内工艺流程较多的湿法冶炼工艺电锌锌锭(有浸出渣火法处理工艺)(精矿-电锌锌锭)的消耗值(不含电力能耗)为≤1150kgce/t。根据1吨标准煤排放2.6吨二氧化碳进行估算,1吨锌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不含电力能耗)的碳排放量为2.99吨左右。
 
  此外,锌湿法冶炼生产(主要在电积和焙烧过程)中,也消耗了不少的电力。吨锌的耗电量以均值3200千瓦时计算。全国统一电网排放因子0.6858千克/千瓦时,因此,吨锌的电力消耗碳排放量约为2.19吨。
 
  上述合计相加,吨锌的冶炼生产总消耗碳排放量为5.18吨左右。1金属吨的锌矿采选碳排放量较小,约为0.01吨。加总可知,吨锌的生产总能耗排放量约为5.19吨。
 
  锌产业的碳达峰压力
  在行业中较为凸显
 
  中国的碳达峰目标计划定于2030年前完成。有色金属行业将面临提前于国家整体完成碳达峰目标的任务和压力,而产业碳达峰的最直接方式和有效的方式,是控制产能和产量的天花板。
 
  多数有色基本金属品种在未来几年仍有新增产能投放计划。同时,中国经济增长,叠加疫情后海外依赖中国的出口补充需求的增加,需求的上升也将拉动供应增加的配合。因此,有色基本金属行业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其中,锌行业的压力将较为凸显。
 
  “十四五”期间,国内锌冶炼产能计划投放的规模较大。主要集中于广西、云南、新疆、四川、河南等地。据统计,近两、三年计划投放的新增冶炼产能及复产产能将达到100万吨以上的量级。此外,2023年之后还有不少规划投产的新产能。
 
  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20年,中国精炼锌产量为642.5万吨。笔者预计,今年精炼锌产量将进一步提高至662万吨左右。随着未来国内产能进一步投放的情况下,国内冶炼产出将不断释放增加,因此,锌行业的能耗压力也将进一步提升,在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的难度十分巨大。
 
  在“十四五”规划的引导下,国内供应端将向高质量发展,创新和绿色发展为主导的方向。其中的一个方向是,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破除无效供给。对于化解过剩产能方面,预计后期新产能项目实际落地将受到一定的限制,部分产能将后推投产时间可能未能获批。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经过“十三五”期间的整改,国内锌冶炼落后产能已基本淘汰完毕,对此,“十四五”期间,落后产能进一步淘汰去化的量已十分有限。
 
  再生锌生产为锌行业
  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今年一季度,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将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同时,从六个方面部署了重点工作任务,其中之一是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加快实施钢铁、有色等绿色行业改造。
 
  在此背景下,再生资源产业为有色金属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再生锌生产也符合锌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相对传统原生锌的湿法冶炼工艺,再生锌生产工艺的电力能耗不存在优势。原生锌吨锌冶炼生产的耗电量为3000千瓦时~3400千瓦时,再生锌吨锌冶炼生产的耗电量为4000千瓦时~4300千瓦时。但再生锌的生产,对电炉灰、高炉灰、锌冶炼渣等固废料进行充分利用,属于资源绿色化发展方向,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有色基本金属中,铅、铜、铝等金属的再生产出占比不断提升,再生规模较大。尽管近几年再生锌产出占比也在提高,但整体仍偏低,至2020年国内再生锌产出占比为9%左右,明显低于其他金属的品种的再生水平。这主要由二次锌资源的特点所决定。
 
  二次锌资源的主要特点为,一、分布分散。钢铁和有色行业体系庞大,企业众多,特别是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二、成分复杂,难以处理。含氯、碳高,其中,含氯高使得锌二次资源难以充分合理利用。热镀锌及锌再生行业产生的灰及渣含锌较高(>60%),但由于使用氯化铵造渣,生成了大量的氯化锌,导致其含氯较高(>5%)。三、含锌波动大。废钢再生产生的含锌烟尘含铁高(>35%),含锌波动大。
 
  再生锌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电炉灰、高炉瓦斯灰、镀锌行业含锌废物、锌冶炼渣等。电炉灰,称为电炉粉尘,危废代码HW23(312-001-23),其全铁含量较高,同时含有锌、铅、镉等重金属元素。镀锌行业含锌废物包括了热镀锌渣、热镀锌灰/泥和电镀污泥和槽渣等。其中,热镀锌是锌最大的消费领域,达到40%以上。热镀锌过程中,锌的利用率只有60%左右,产生的热镀锌渣占锌投入总量的15%左右。锌冶炼渣,每年我国铅锌冶炼渣达到700万吨以上,在露天堆置过程中,占用土地资源,同时废渣中的有价金属和有毒元素,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潜在危害。
 
  未来锌冶炼产能的投放计划规模较大,但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目标压力下,原生锌冶炼产能项目的落地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再生锌产业的发展符合政策趋势,预计原有项目的产能利用率将趋于提高,以及新项目的落地有望获得政策支持。
  至2020年,中国再生锌产出占精炼锌产出比例已提高至9%左右的水平。粗略估计,至2025年,中国再生锌产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12%~13%的水平。
 
  能耗成本抬升
  将倒逼锌企业节能降耗
 
  2021年,“两会”定下能耗目标为,能耗强度(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2020年下降3%。此外,国家还对各地区的能耗指标进行考核,省级部门为完成目标,限制高耗能产业的产量规模(碳排放强度高)。因此,“双碳”目标指引下,2021年,国内各地区能耗管控政策明显加严。因此,2021年,国内锌供给端干扰增加,且限产成为部分地区最直接的降耗方式。
 
  首先是内蒙古。一季度,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各省(区、市)2019年度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措施落实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考核结果显示,内蒙古为未完成等级,成为唯一考核不过关的省份。所以,内蒙古地区采取了严格的实施政策。第一,调整部分高能耗行业的电价;第二,对当地企业采取了限产政策。3月下半月至6月上半月,内蒙古锌冶炼企业均进行限产,以及小部分矿山也减产,部分中小型矿山复产后推,原则上要求产出量与去年上半年产出基本持平。此轮内蒙古锌冶炼产出影响量为3万吨以上。
 
  其次是云南地区,5月份,当地干旱时间和程度超预期,电量供应不足,5月下半月至6月,当地企业也实施了限电减产动作。其中,锌冶炼企业基本进行了减产检修,个别锌冶炼企业甚至阶段性全部停产,同时,小部分锌矿山生产也受到限制。此轮限电限产,云南地区的锌冶炼产出影响量在3万吨左右。7月14日开始,云南省因供电不足再次限电限产。
 
  基于2021年“两会”定下能耗目标,从锌冶炼行业来看,在去年上半年低基数下,今年上半年,锌冶炼产出量同比增长20万吨左右。2020年下半年,国内锌冶炼产出基数大幅提高,在确保全年能耗目标完成下,供应干扰大概率将继续贯穿于今年下半年,因此,今年后期国内锌冶炼产出将进一步受限。
 
  继今年2月份内蒙古调整部分行业电价政策后,广西地区也计划高能耗行业的电价阶梯型上调。从实际推进来看,今年上半年,内蒙古锌冶炼企业暂未上调电价,广西地区的电价调整政策也尚未落地。如果后续锌行业电价上调,估计初步上调为每千瓦时0.1元,吨锌的成本将提高300元~340元/吨。从中长期趋势来看,高能耗行业的电价进一步阶梯式上调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锌冶炼厂将面临着电力成本趋于上升的压力。
 
  此外,国内将实施碳排放征收,锌冶炼企业将需要购买配额。假设以湖北地区碳排放额度配额30元/吨,及上述计算的锌冶炼碳排放量5.18吨进行计算,购买配额后吨锌冶炼成本将增加约155.4元。未来碳排放额度配额实际成交价趋于走高的可能性较大。
 
  能耗总成本的上升,将倒逼冶炼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综合利用,能耗结构逐渐部分转向新能源方向。比如企业可通过综合回收热量等技术措施,减少燃料用量,以及能耗部分转向光能、水电能清洁能源,企业可因地制宜,建设太阳能设施,云南地区多家锌冶炼厂的能耗基本为水电,四川地区的锌冶炼企业也多采取水电和火电相结合的方式。
 
  “双碳”目标
  对未来锌消费趋势的影响
 
  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延展性和流动性,同时,能与多种金属制成物理与化学性能更加优良的合金等。因此,锌主要应用在镀锌、压铸锌和氧化锌等初端消费领域中。其中,镀锌领域的占比最高,达到50%以上。
 
  由于镀锌钢材是长寿命、高效节材、可循环的基础材料,符合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减碳路径。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中长期趋势上,镀锌在钢铁产品中的占比有望逐步提高,同时,镀锌钢材的应用,将与基建相关度较高,应用场景也将逐渐增加。
 
  从“十四五”规划来看,国内交通、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进一步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将持续带动镀锌钢材、锌合金的需求。具体应用领域,未来智能建造、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有望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钢结构住宅和防腐蚀性设备,对于镀锌板、镀锌结构件、镀锌脚手架、镀锌钢筋的应用需求将不断提升。笔者认为,锌产品在基建上的应用将多点开小花,增量分散,整体趋势温和向好。
 
  自2020年开始,新能源板块迅猛发展,但是对锌消费的直接拉动尚有限,且未来增量预期相对温和。
 
  风能方面,风电用锌部件主要为风电塔筒和风电螺栓表层。据各机构的研究显示,未来5年,陆上风能用锌量年均范围为8万~25万吨。未来海上风能对抗腐蚀性的要求更高,单位海上风能设备的耗锌量将增加。
 
  光伏方面,主要为光伏支架按照材质分为铝合金、碳钢和不锈钢三种类型为主。其中,碳钢支架采用了热镀锌处理工艺,因此,对锌消费有一定的拉动。据了解,支架的厚度一般大于2mm,特殊部位厚度不应小于2.5mm。按照国标要求,对于2mm基材,局部镀锌厚度不应小于45μm,平均厚度不应小于55μm。据各机构的研究显示,未来5年光,伏用锌量年均用量上限为4万吨。
 
  新能源汽车方面,未来其增长预期较为乐观,但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挤占了传统汽车的产销空间,而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对锌的消费拉动差别较小,因此对锌的消耗增量主要体现在汽车板块总量的增长上。另一方面,中高端的新能源汽车倾向于部分转向全铝车身,因此未来该板块对于镀锌的需求可能下降。
 
  新能源电池行业也迅猛发展,锂、钴、镍、钠等电池成为技术、市场等大力追捧的方向。锌电池受到市场的关注度较低。
 
  今年,国际锌协会(IZA)提出锌电池计划。2020年,储能电池用锌量仅为600吨,IZA认为,锌电池在固定电池市场的份额将从2020年的1%增长至2025年的5%、2030年的20%,2030年,电池用锌量将增加至7.75万吨。
 
  整体来看,锌电池也可能成为未来电池的发展方向之一,但增量空间预期暂未十分明朗,未来增量空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