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舜
王思幸
日期: 2024-04-09
日期: 2023-01-10
日期: 2023-01-10
日期: 2022-07-05
日期: 2024-10-31
日期: 2024-09-30
科研路漫漫 志在勇攀登——记2023年科研路漫漫 志在勇攀登 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西南铝机电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副经理王喜清
在西南铝机电公司,他既是铝深加工技术及铝合金焊接技术领域的专家,又是建立起一套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开展相关认证和贯标工作的奠基者,还是带头攻克了蜀都客车铝合金车架研制、长安A001小型汽车铝合金车身设计与制作、C919飞机窗框机械加工研制、国家型号工程某装置工艺设计和工装设计等一系列重点攻关项目的带头人。
他就是2023年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西南铝机电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质量管理中心)副经理——王喜清,一个以拳拳赤子之心在企业科研领域不断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逐梦人。至今,他已在科研路上攀登了整整29年。
克难攻坚:啃下“硬骨头”
2017年,西南铝机电公司接到蜀都客车铝合金车架研制任务,这是该公司在汽车轻量化领域从无到有的首次探索。
接到任务后,王喜清带领项目团队围着100多张装配图纸不分昼夜,潜心专研,抱定必胜信心,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
项目研制过程中,王喜清针对多种规格工件的精度问题,编制了配套的客车项目指导书。在加工装配工艺流程设计上,他将每一步的装配工艺都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成功研发并设计了客车组焊和装配工装,使装配精度达到国家客车安全生产标准,项目研制取得圆满成功。2018年,蜀都客车惊艳亮相第四届中国交通用铝展,当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关领导试坐客车后,对西南铝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极高评价。
2018年,在长安A001小型汽车铝合金车身设计与制作任务中,王喜清不仅提前完成了工艺制订和工装设计,还创新采用网架结构设计,通过翻转工装焊接车身底部,使工人操作更为方便。他牵头设计出的组合式减震塔固定架,既确保了减震塔的装配精度,又保证了零件加工工艺合理性;制造出的以水平平行面卡槽为基准的多个不规则配套靠尺,保证了车身整体组焊精度和质量;设计的顶部定位块,成功解决了侧围上部连接件装夹难题,实现了定位方便、快速、准确。2018年,该项目荣获中铝集团第二届创新创意大赛决赛二等奖。
“蜀都客车和长安A001小型汽车项目相关研制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西南铝机电公司汽车轻量化研制生产取得阶段性成效,开启了西南铝搏击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征程。”王喜清自豪地说。
直面挑战:解锁“卡脖子”
2018年,国家一型号工程用某装置的研制任务落到西南铝身上。由于该装置制作精度要求高,对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技术极为严苛,这让王喜清和项目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满足国家急需,是我们科研技术人员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只要坚定信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战胜不了的挑战。”接到任务后,王喜清暗下决心,誓必完成任务。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喜清从清晨日出到深夜星稀,每天工作至少10多个小时,有时甚至24小时连轴转。不知经过多少个日夜的潜心专研、埋头苦干,300多张该装置的工装、夹具、检具图纸被设计出来,并形成了200多页的技术工艺文件,为该装置的成功研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工艺支撑。
王喜清和项目团队经过科学论证,先后组织开展了异形铝合金型材对接焊接工艺研究、结构设计优化研究、专用铣削夹具及检具的设计和焊接智能化生产研究等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最终攻克了超长薄壁铝型材铣削加工精度要求高、复杂型腔铝型材对接焊达标X射线探伤的技术及工艺难题,实现了产品的直线度、弯拧度在标准控制范围内,达到了该装置的要求所需,得了客户的高度肯定和认可。
2019年,王喜清还主动承担了重庆市国庆彩车进京巡演的“两江水”项目。他放弃休息时间,持续现场跟踪,从产品的设计、建模、激光切割、弯曲成型、焊接、抛光打磨、涂装等进行全流程把控,最终以优美的外观、出色的结构、完善的功能、节能环保的要素以及人文精神的承载,高质量完成了任务,为重庆“两江水”彩车亮相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增添了色彩,贡献了西南铝力量。
担当重任:掌握“金钥匙”
2022年,王喜清接到了C919窗框的加工研制任务。“当时,C919窗框材料的研制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机械加工的技术难题犹如钳在脖子上的一把大锁,要完全攻克技术难关,务必将解锁的‘金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王喜清说。
说干就干。以王喜清牵头并担任组长的C919窗框机械加工项目组迅速成立,全面着手项目攻关。但在去年11月份,因受新冠疫情影响,项目组其他成员无法到岗,项目攻关几乎停滞。
面对困境,王喜清没有丝毫退缩,而是毅然扛下重任,只身一人全面承担起项目组的攻关工作。出于技术保密要求,驻厂期间,王喜清在工厂用篷布搭建的简易屋内不分昼夜地工作。他一边了解掌握材料性能,一边摸索材料机械加工工艺,并亲自操作机床进行材料试加工,经过40余天的不断探索、研究、试制,C919窗框的机械加工工艺和技术难题被成功突破,项目攻关取得决定性成效。同时,王喜清自主设计的材料矫形工装,为C919窗框的机械加工确定了准确、完备的工艺方案,使该产品的国产替代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29年的职业生涯中,王喜清不仅仅在众多项目攻关中取得了骄人的成果,更在推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中立下了汗马功劳。2019年至今,他先后完成了20个程序文件和29个管理文件的修订,通过了121个质量记录的审核。
“科研路漫漫,志在勇攀登。作为一名基层科研工作者,我将始终保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用更多成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在科研的征程上王喜清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